新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回答下列各题。
7.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总体战略部署,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纲要内容的出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C.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D.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
8.深化课堂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如:陶行知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提倡的管是为了不管。这表明
①教与不教无对立,相互依赖,互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充满斗争的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④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对立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9.教育规划纲要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总体战略部署,又针对国情对教育公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改革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提出了可资借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这集中反映的哲理是
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 B.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
C.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D.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
首套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教材共4册,主要供高中一、二年级,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国学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终于使国学经典从深宅大院走进社会大众。推进传统国学教育表明()
①传统国学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主要表明()
A.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 |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 |
C.文化创新过程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
D.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深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