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4.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
B.站在M山顶可以直视图中的⑤居民点 |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费体力 |
下图中,MabM和NcdN表示两条完整的纬线,a、c和b、d分别表示某时刻两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的交点,各点间的相对距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和c 地方时相同 |
B.b和d一定在同一日期 |
C.d地日出时a地正好日落 |
D.M和N位于同一经线上 |
这一天M地日照时数比N地少,原因可能是
A.纬度因素 | B.经度因素 | C.天气状况 | D.地势高低 |
如果M位于北半球,由a到d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向正南 | B.向正北 |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顷产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人均产量(吨) |
121.7 |
140.6 |
6.1 |
79.2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145.6 |
186.6 |
2.1 |
37.9 |
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A.缩小生产规模 | B.扩大耕地面积 |
C.减施有机肥料 |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 | B.人均产量高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图,图中各点数据是该地某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据图完成下列问题。若图中数据反应的是当地同一岩层(下图中以阴影表示)顶部的海拔,则从P到Q的地层分布和地貌形态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若图中数据反应的是当地潜水水位,在不考虑地质条件的情况下,打井取水工程量最小的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某地某日7时和14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两图,①地天气变化情况
A.风速变大,气压明显降低 | B.气温降低,气压明显升高 |
C.风速变小,气温降低 | D.风速变大,气温升高 |
图中②地经历的天气过程是
A.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 | B.气压一直升高 |
C.气温一直降低 | D.由阴雨天气转为晴天 |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全国人口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指标 |
全国 总人口 |
城镇 人口 |
乡村 人口 |
0-14岁 人口 |
15-59岁 人口 |
60岁以 上人口 |
2010年11月1日零时人口约数 (单位:万人) |
133972 |
66557 |
67415 |
22246 |
93961 |
17765 |
下列四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下图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点位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