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 B.比较 | C.观察 | D.分类 |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 |
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做氧化剂 |
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酸性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于下图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是:负极Fe M溶液石墨正极 |
B.若M为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有NaClO |
C.若M为FeCl2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铁 |
D.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
有①氨水②NH4Cl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 > 7,则c(NH4+) < c(NH3·H2O) |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 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
常温时,在X的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变红,再加入等体积的Y的溶液,混合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
X |
Y |
|
A |
氢氧化钡 |
明矾 |
B |
醋酸钠 |
醋酸 |
C |
碳酸氢钠 |
石灰水 |
D |
氢氧化钠 |
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