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10℃时pH=12的NaOH溶液与40℃时pH=12的NaOH溶液中:c(H+)相等 |
B.25℃时pH=10的NaOH溶液与pH=10的氨水中: c(Na+)=c(NH4+) |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
D.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 c(NH3·H2O) + c(Fe2+)="0.3" mol·L-1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1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MnO4- |
C12、Mn2+ |
A.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 C12>Fe3+>Br2
B.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O2
C.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
对下列各组中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原因分析 |
A |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 |
碘化钠溶液![]() ![]() |
B |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HClO显酸性,使石蕊变红,Cl2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
C |
SO2通人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
D |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B.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
C.钠、镁着火时,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NO气体 |
B.装置②可用于模拟海水蒸馏 |
C.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
D.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3+、NO3-、SO42-、Na+ |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HCO3-、NO3- |
C.能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4+、Al3+、NO3-、Cl- |
D.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Cl-、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