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 | ①③② | B. | ③②① | C. | ②①③ | D. | ①②③ |
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 B.木材制成桌椅 | C.粮食酿酒 | D.湿衣服晾干 |
向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粒,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银 |
B.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银 |
C.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固体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
D.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镁,固体中可能含有锌和铜 |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6.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2 |
0 |
6.6 |
5.4 |
a |
A.表中的a值为1.4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
C.物质世界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可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制造新物质 |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请你结合所给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 A、B、C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C.t2℃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C。
D.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