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平同学在我市某食品厂生产的盒装饼干中,发现盒内有一小包东西,其上标有"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剂展开探究。
(1)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2)联系到空气成分和
的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
和
的混合物.
假设2:是
和
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
.
假设4:只有
.
其中假设(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判断其它几种假设的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否定假设。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只有假设合理。
(4)从此,淑平同学明白了:
①"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具有性且热。
②该干燥剂吸水后会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写出
变质生成
的最后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能引起食品变质。一般采用(写出两种方法)等包装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如何操作?并写出现象和结论。
实验 操作:。
现象和结论:。
如图是A、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将t2℃时32g 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理论上可以得到A物质的质量是g。
(2)将t2℃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B(填“大于”“小于”“等于”)。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以用方法提纯A。
(4)现有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的方法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填“升高温度”“降低温度”)。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c.应澄清透明
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加入达到,“c”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①矿泉水 ②自来水 ③蒸馏水 ④汽水 ⑤糖水
(3)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①氧元素②水分子 ③氧原子 ④氧分子
(4)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的。b管中的气体为;
(5)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①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②不间断放水刷牙
③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④用洗衣水冲厕所
把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理论上会发生个化学反应。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如果固体的成分就一种,固体是(填化学式,下同),溶液中溶质最多有种。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用来充飞艇的气体
(2)-2价的硫元素
(3)不同的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的溶液中都有
(4)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