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四地自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 A.丁、乙、甲、丙 | B.乙、丁、丙、甲 |
| C.丁、乙、丙、甲 | D.甲、丙、乙、丁 |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 B.气候和地貌 | C.水文和土壤 | D.植被和水文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塬是我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完成7~8题。
塬的顶面平坦宽阔,其主要自然原因
| A.风化、风蚀 | B.流水侵蚀 | C.流水沉积 | D.风力沉积 |
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地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图为秦皇岛市某中学一学生所画的2011年6月21日某时刻的不同日期分布图,其中阴影部分为6月21日,N为北极点,经线NQ位于太平洋中。读图完成4~6题。
图示时刻,甲地
| A.日影朝向西南 | B.日影朝向东北 |
| C.日影朝向正南 | D.无日影 |
据图可知
| A.甲地的日期为6月20日 |
| B.NQ为0°经线 |
| C.P地日出东南 |
| D.北京时间为6月22日8时 |
该日前后一周内
| A.秦皇岛市的昼长逐渐增大 |
| B.该校操场正午时旗杆的影响子先变长后变短 |
| C.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 |
| D.黄河下游的凌汛危及到两岸居民的安全 |
图为某城市主干道公交站牌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位于道路两侧的公交站牌a与b不并排布局的原因是
| A.避免交通拥堵 | B.使得布局美观 |
| C.分散人流车流 | D.减少交通事故 |
位于主干道同一侧的公交站牌c和e距离较近,可能的原因是
| A.位于路口 | B.客流量非常大 |
| C.广告宣传 | D.减轻运输压力 |
作为文化景观的城市公交站牌,其分布的疏密能够反映
| A.城市化水平 | B.人口数量 |
| C.城市知名度 | D.文化内涵 |
该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最理想的模式是
| A.Ⅱ | B.Ⅲ | C.I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