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物理试题】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物理试题】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
⑵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⑶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重庆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12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由图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 ;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从图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 态.
【湖南省岳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 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上升距离/cm |
机械效率 |
1 |
2 |
10 |
0.8 |
30 |
83.3% |
2 |
4 |
10 |
1.5 |
30 |
|
3 |
6 |
10 |
30 |
90.9 % |
(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高”或“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只填序号)
A.71.6% B. 82.4% C.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