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关遗传信息的问题:
55、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1)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 链转录的(以图中的①或②表示)。翻译上述多肽的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
(2)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转录并翻译出此段多肽的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
56、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上,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数量之比为3:5,且两者之和占该条链的48%,则在其互补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的百分比为( )
A.18% B. 30% C. 36% D. 60%
57、下图是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D→F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片段。
(1)若A中含有48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s,而实际上只需约16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m之长,若按A→C的方式复制,至少8h,而实际上约6h左右,根据D→F图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C与A,F与D相同,C、F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点,共2分)
图一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8,而O2吸收量的相对
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4)储藏该植物器官的最佳氧气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填①~⑦编号)。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_。
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下图甲表示我国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 |
2 |
0.4 |
0 |
0 ● |
灰绿藜 |
3.2 |
2.8 |
1.7 |
1.3 |
0.6 |
(1)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取所有样方内株数的________。
(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竞争关系,它们相互争夺________。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
(3)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城市绿化在选择物种时应尽量________。
(4)请在(图一)的坐标图乙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5)如图二的甲图表示某段时狗尾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二的乙图中绘出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I、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________ 等(至少2种)。
(2)该图中有食物链条。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
(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
C.生态农业设汁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 |
(4)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途径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下图是另一生态系统中碳循示意图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C—A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 。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请将甲图中相应字母填写在乙图相应的营养级中。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防治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__。
(5)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Ⅲ、右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 kJ,A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C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kJ。
(2)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________。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 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人体内信息分子B的分泌量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3)上图中发生的生理变化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4)若右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 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________电位,b点时Na+ ________ (内、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