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
D.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 )
A.33.6%B.40%C.47.3%D.6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木炭粉 |
氧化铜 |
加足量稀盐酸 |
B |
氯化钠 |
泥沙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氯化钾 |
碳酸钾 |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硫酸亚铁 |
硫酸铜 |
加足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
A.AB.BC.CD.D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磷矿粉和碳铵 |
酒精和水 |
呼出气体和空气 |
黄金和黄铜 |
方法一 |
加水,搅拌,观察 |
测pH |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
加入氯化铝溶液 |
方法二 |
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滴入酚酞溶液 |
加入稀盐酸 |
A.AB.BC.CD.D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
碳原子结构不同 |
B |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
C |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 |
氧分子变小了 |
D |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