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环境保护
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召开。本次会议延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未尽的讨论,尤其是明确发达国家在2012年至2020年之间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并在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技术转让等方面寻求共识。目前,我国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经济、提高科技水平和改善民生是首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
(1)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冰融化,新加坡对这一问题尤为关注,试从交通运输角度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阻力有哪些。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极大的影响了其它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②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①,到达时当地区时为: 月 日 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轮的影子朝向________方向。
(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右图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正受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若P处出现降水,则其降水形式应为____________。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天气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包括天气状况)。
2.P是工业高度集中的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烟尘和酸性气体等,则①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降水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②降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天气系统向A方向移走,则P处空气质量是否会明显改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