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发动侵华甲午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协定关税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