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③与西欧国家建交 ④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一份文献中分析道:“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下列文献中最早可能阐述这一观点的是()
A.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
B.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结合下图,分折我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952年与1956年国民经济的成分比例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 |
B.1952年的私有制经济中包含有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
C.1978年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
D.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大幅度提高主要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主要“特”在()
①中央给予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抗美援朝公私合营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八字方针 |
C.一五计划和平共处全面整顿 |
D.工业化求同存异改社建乡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三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加剧 |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