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W |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
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U/V |
2.62 |
2.48 |
2.34 |
2.20 |
2.06 |
1.92 |
I/A |
0.08 |
0.12 |
0.19 |
0.20 |
0.24 |
0.28 |
试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作出U-I图,由图象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__________V,总内阻为__________W。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常读数的电压表应为表__________(选填“V1”或“V2”)
(2)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该电路继续实验时,由于电流表发生短路故障,因此只能记下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该同学利用记录的数据,以表V1的示数U1为横坐标、表V2的示数U2为纵坐标作图象,也得到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纵坐标的截距大小为b,则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__,两节干电池的总内阻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求出。
下图为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原始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
(1)打C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
有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现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这种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若已测得其长度和横截面积,还需要测出它的电阻值Rx。
(1)若已知这段导体的电阻约为30Ω,要尽量精确的测量其电阻值,并要求直接测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除了需要导线、开关以外,在以下备选器材中应选用的是。(只填写字母代号)
A.电池(电动势14 V、内阻可忽略不计) B.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0.12Ω)
C.电流表(量程0~100m A,内阻约12 Ω)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E.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F.滑动变阻器(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0~5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2)在方框中画出测这段导体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3)根据测量数据画出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发现MN段明显向上弯曲。若实验的操作、读数、记录、描点和绘图等过程均正确无误,则出现这一弯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小王同学用下图中的实验器材来测绘一个灯泡(灯丝为特殊材料)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电压表内阻约20kΩ,毫安表内阻约200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W, 电源能提供的电压为9V。实验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及有关电学实验的知识, 请你帮助小王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2)正确连线后,实验开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端(填“右或左”)。
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Ω,现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
A.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为10Ω) |
B.电流表A2(量程20mA,内阻r2=30Ω) |
C.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15kΩ) |
D.定值电阻R0=100Ω |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Ω
F.电源E,电动势E=9V(内阻不计)
G.电键S及导线若干
(1) 测量时要求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那应选择的电表是。(填电表前面的字母符号)
(2)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x的实验原理图(图中元件使用题干中相应英文字母符号标注)。
(3)实验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为1,电流表A2的读数为
2,用已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Rx=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
,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几个点未画出,另选择连续的3个计数点
、
、
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
、
、
各点到
点的距离分别为
、
、
.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获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重物由点运动到
点,重力势能减少了
,动能增加了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