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展示才华、锻炼能力、放飞心灵。现在,请你来参加“我办小小手抄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吧!下页是班上第一小组正在制作的小报,请你认真阅读,帮助他们完成剩余的任务。
背景台历 《朝花夕拾》是 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文章在刊物《莽原》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到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花傍晚时分才拣拾起来”。文集中的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风俗文化。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
栏目名称: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赛神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文章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是一直埋在作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文章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为人们描述了一幅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洋务学堂”的风俗画。 |
人物剪影 走进《朝花夕拾》 选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选段二: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选段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请写出“背景台历”栏目中的横线上空缺的《朝花夕拾》作者的姓名:
小报的三个栏目中还有一个栏目未命名,请你根据栏目内容给它命名。
请你对“人物剪影”栏目中三个选段的内容进行探究,然后写出长妈妈的性格特征。
请你代表第一小组,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介绍小报的内容。要求介绍时要用上“良师益友”、“惟妙惟肖”两个词语。6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校对初二年级学生就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对性格的影响 |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
对学习的影响 |
||||||
积极影响 |
无影响 |
消极 影响 |
积极 影响 |
无影响 |
消极影响 |
积极 影响 |
无影响 |
消极 影响 |
64% |
34% |
2% |
72% |
24% |
5% |
32% |
30% |
38% |
(1)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有何影响?请结合上表,概括中学生对此问题认识的主要倾向。要求:不出现具体数据。
(2)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如果你对他进行劝导,会怎么说?
请你用对偶的形式,根据下面的文字为图书馆写一则广告,大致介绍清楚图书馆的环境和馆内藏书,20字以内。
图书馆设在四合院中,有很好的环境;藏书室中有古今中外的上万卷图书。
下列各句表达不得体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1)初次见面,我特地从达州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薄礼﹣﹣灯影牛肉,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2)魏芳收到朋友阿香的微信消息:我明天到达州,拜托你到百节机场来接我好吗?
(3)李老师,这是我要发表的文章初稿,请您斧正,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4)近日听闻你家小女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啊!
不得体的是第 句,因为
这些被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别有新意,还能给人以触动,真是合情合理!请你仔细观察图(1)和图(2)的样式,然后新编两个成语吧。
我的创新:图(3)成语: 图(4)成语:
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面是对成都市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的统计和分析,请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成都中考作文命题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年份 |
作文题目 |
题目形式 |
题目来源 |
媒体点评 |
2015 |
挥手自兹去 |
命题作文 |
教材附录古诗 |
|
2016 |
散步 |
命题作文 |
课文题目 |
来自教材,勾连生活, 指向思考。 |
2017 |
以“我不由得停 住了脚步”开头 |
只给开头, 自拟题目 |
课文 |
坚持传统有变化,新; 变革形式无题目,奇。 |
2019 |
从……到…… |
半命题作文 |
课文 |
熟悉用语,恰如旧识; 新颖考查,却是初逢。 |
2020 |
“出发”或“到达” |
二选一作题目 |
教材推荐名著 |
(2)请仿照上面表格中的“媒体点评”,对2015年和2020年作文题目进行点评。要求:紧扣题目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每条点评20字以内。
2015年作文题目:挥手自兹去
2020年作文题目:“出发”或“到达”
(3)下面有关写作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四处错误,请将错误句番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好”?②“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③进一步说,④“篇章”组织得错乱,“词”使用得乖谬,便是“不通”。⑤对一般人来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⑥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精深,⑦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必须达到的,并且是可能达到的。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
错误句: 修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