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力度 |
| 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 D.努力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 |
2013年国内黄金价格下跌30%,这是32年来最大的跌幅。黄金价格下跌会伴随着()
①消费者增加购买
②通货膨胀下降
③生产者减少产量
④经济发展过热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词,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 D.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
近年来很多城市房价普遍上涨,多数居民表示无力承担过高的住房负担,居民购房的意愿明显下降。这表明()
| A.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 B.价格的变动会调节生产 |
| C.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
| D.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居民的购买能力 |
2012年1月5日发行的大版龙年邮票价格不断上涨,短短几天时间内已经从24元涨到330元,上涨近13倍。资深收藏人士认为:龙,承载着中国人浓重的文化情结,龙年题材的邮票群众基础好,所以尽管价格高,市场需求还是很火热。材料主要说明()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③供求影响价格
④收藏品的需求弹性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种商品上,也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对这两种情况出现的价格的“高、低”的正确认识是()
| 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
| B.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
| C.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
| 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