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 |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C.盐酸用于除铁锈 | 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
C.在1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的硝酸钾溶液 |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
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g | B.100g | C.200g | D.280g |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