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方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
|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
| A.城邦文化高度发达 | B.民主可能导致暴政 |
| C.精英反对民主政治 | D.公民直接享有权力 |
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 |
|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
| 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
|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 |
|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
| C.中央集权制全面走向反动 |
|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 A.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
| B.六部都有很大的决策权 |
| C.丞相废除后六部工作的繁忙景象 |
| D.北宋政治机构设置繁杂 |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
| B.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
| C.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
|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