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2年4月23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知新明理开卷有益”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据此回答上述做法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B.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供人们的文化素养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D.书本知识越多,文化素养越高 |
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拓展,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指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回答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
A.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提高 |
B.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
C.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
D.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
“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这是因为()
A.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
B.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 |
C.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
D.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
中国当年对日本的八年抗战,最后获胜,光复失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当时有唱不完的抗战歌曲,如《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等,这些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坚持了八年抗战并最后胜利。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决定力量 |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 | B.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 |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犹寒。”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
D.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