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待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太平军进军南京途中曾出兵干涉 |
B.一度伪装中立 |
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 |
D.充当镇压太平大国的主力 |
太平大国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血最终全军覆灭。其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 |
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 |
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
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
在18世纪中期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
A.处于出超地位 | B.处于入超地位 |
C.出口与进口基本持平 | D.从出超逐渐转为入超 |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C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