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分)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还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及安排科技投入1461亿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支出如此庞大,国家的收入来自哪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财政的作用。 (6分)
(3)有人说,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国家为老百姓办实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论述我国的主要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矛盾的观点,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结合材料,用经济知识说明怎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特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上半年
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30.8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3.63

材料二:2010年10月15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

材料一: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浙江嘉兴南湖起航时,当时我们党只有五十多名党员。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注定要在风雨中发展壮大,因为她要推翻的是一个反动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国自古未有的社会制度。因此,风风雨雨在所难免,但是因为她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
材料二:2010年5月7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指出,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执好政.掌好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基本途径”的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的认识。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在新时期应如何“执好政.掌好权。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至此,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包括京沪高铁在内的众多高铁干线将贯通,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初步形成覆盖面更广.效应更大的高铁网络。
“铁路越修越长,车票越来越难买,回家的成本越来越高”,是千万普通民众的切身感受。今年春运期间,预售高铁车票的站点内场面冷清,而普通车票却依旧一票难求,原因是高铁的车票是普通车票的3至4倍。
(1)请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高铁的快速发展不能解决春节回家一票难求的局面?
(2)请你为春节回家一票难求这一难题提出一个解决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