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Cu极为阳极 |
B.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了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
C.该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OH--2e-===2H2O |
D.该装置中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甲烷是正四面体形,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R |
|||
X |
|||
Y |
|||
Z |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②Y、Z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Z;③Z的单质常温下是液体,可与铁粉反应;④Z的原子序数比Y大19;⑤Z所在的周期中含有32种元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只有③ D. 只有①④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
SO2是电解质 |
B. |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
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 |
C. |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氨气 |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键长比H—Cl的键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