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8分)
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① ,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①黄龙戌: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域: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①.请分析额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②.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持怎样的态度。(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诗中景物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景物描写构成了怎样的环境?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有人说,是个的第三句“岭色千重万重雨”与全诗关联不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
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惠山寺与施子羽话别
[明]华察
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
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
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
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话别场景?
颈联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①,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②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③,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④。
【注释】①并刀:古并州(今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②三河:谓河东、河内、河南,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③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④豫让桥:豫让,春秋时晋国人,为大夫智伯家臣。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智伯为赵襄子所灭。豫让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数次谋刺赵襄子,不遂,自刎而亡。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今已不存。这首词开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下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