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高¥考^资@源*网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各题
[双调]蟾宫曲•怀古  查德卿1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2书功在飞熊3。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注:①查德卿,生平不详。
②《六韬》:一部兵书,相传为吕尚(姜子牙)所著。
③飞熊:周文王得姜太公的梦兆。
对这首元曲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农夫”指的是诸葛亮,它曾躬耕南阳,说他“晦迹南阳”,即隐居南阳。
B.“一个渔翁”指的是吕尚姜太公,他70多岁时,曾在渭水之滨用直钩垂钓,后因周文王礼遇而出仕,佐武王而灭殷。
C.“霸业成空,遗恨无穷”,是全曲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诸葛亮、吕尚两人辅佐其主成就霸业的愿望统统落空,不能不使他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D.“八阵图”一句是说,诸葛亮创八种阵势及兵力部署的阵图而一举成名;《六韬》这部兵书就使得吕尚功显天下。

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以“蜀道寒云,渭水秋风”为曲煞尾,运用“抒情写意”手法,旨在道出英雄成就的业绩已是过眼云烟,到如今能让人见到的只不过是蜀道上空的片片残云和渭水之滨的飒飒秋风罢了。
B.本曲中的“农夫”、“渔翁”既实指诸葛亮、吕尚二人,也虚指作者在内的有才而受压抑的贤士。
C.这首曲子开头三句,即点明了怀古的对象并加以评价,从而突出了诸葛亮、吕尚出山前的形象和身世。
D.这首曲子先扬后抑,有厌弃功名,向往隐逸之意。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2=10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下面一首《临江仙》,选自《水浒传》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阅读后按题意填空。(2分×2=4分)
临江仙
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泪涟涟。江淹初去笔,项羽恨无船。
高祖荥阳遭困厄,昭关伍相忧煎,曹公赤壁火连天。李陵台上望,苏武陷居延。
这首词大量铺陈,写尽林冲初上梁山,在白衣秀士王伦严限日期紧逼“投名状”时的窘境,写尽了林冲的愁闷心怀。前两句运用了①___的修辞手法,写豹子头林冲的时乖命蹇,贴切而又形象。后面八句运用了②___的修辞手法,借历史上名人(帝王、武将、文臣、文人骚客等)的多舛命途,写出此时林冲的遭遇,很有历史内涵,发人深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有人说,这首诗的落脚点在“寂寞”二字上,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