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经济 | B.非公有制经济 | C.生产资料公有制 | D.集体经济 |
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优势地位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9年2月28日,被公众高度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6月1日起实行。回答1—2题:
1.在《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3次调研活动,曾向31个省份和28个部委征求意见。另外还包括6个社会团体,16个高等院校和法学研究所。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收到各方意见11327条。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享有立法权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问计于民,坚持对人民负责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2.《食品安全法》从起草到修订出台,跨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历时三年,经历四审,其
间由于涉及多方利益重新调整,直到最后四审之时,各种意见仍在博弈。这说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立场不同主观认识也就不同③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⑤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⑤
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中国人信步太空到“嫦娥”一号精确撞月,实现奔月梦想。中国航天实践的成功表明()
A.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 | B.认识决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
C.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2009年2月25日,有色金属产业、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从1月推出钢铁和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以来,短短42天,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世人的期待中相继“闪亮登场”。物流业成为最后一个“挤进”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唯一的第三产业。根据联合国开发署估算,我国工业品流通费用占产品成本的20%至4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10%左右;我国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5天到45天,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0天。下列关于物流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我国物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增长潜力不大②振兴物流业能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的转变③物流业的调整振兴有利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物流业就是运输业,发展物流业能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这一材料表明()
①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②人民政协的性质③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④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历史经验证明,就一般而言,凡不依法的,就必然是无序的;凡依法的就必然是有序的。依法与有序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
A.原因与结果 | B.系统与要素 | C.客体与主体 | D.现象与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