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即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A.用来维护各州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某雅典政治家“向陪审职责和出席集会付报酬,保障了普通人在工作时间参与政治而经济上不受损失。”这位政治家

A.开始根据财产划分公民等级 B.消除了血缘部落的界限
C.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D.使直接民主发展到顶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