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2010年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国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从唯物论角度看,《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反映了( ):
①意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④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客观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
| 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 C.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
| D.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某省3名农民以抢劫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省人大常委会收到这3个农民的申诉信,并转交省人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认定该案疑点较多。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对该案实施个案监督,并向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了“个案监督通知书”。省高级法院对该案重新宣判,3名农民无罪释放并依法得到赔偿。这一事例表明
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依法参与法院对案件的审理②省高级法院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③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省法院工作④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审议了公司法修订草案、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刑法修正案(五)草案等。这些法律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说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
|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 C.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
| D.全国人大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句话说明了( )
| A.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
| B.人们获得的间接经验无法用于实践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 D.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
胡锦涛总书记说,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这说明 ……(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实践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
|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重要的是要( )
| A.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 B.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
| C.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
| D.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自身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