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945年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B.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C.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下列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