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前三联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高高的桅杆更突出了夜泊之舟的孤独。颌联写远景,天空低垂,平野广阔,月亮涌动着大江,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
B.颈联的辽阔的原野,奔流的大江,皎洁的月光,闪烁的繁星,来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困苦无告的凄怆心情。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
C.诗人寓情于景,首联的景物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的草一样渺小、柔弱,像江中孤舟一般孤独寂寞。 |
D.颈联上句用反问,下句用反语,诗中既有诗人心中的不平,又有政治上的失意,而后者正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
对尾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尾联意思是说:飘零一生同什么相似?就像是茫茫天地间的一只小小的沙鸥。 |
B.“天地一沙鸥”,巧妙而形神兼备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刻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无尽愁苦与孤寂,无穷哀叹与无奈。 |
C.沙鸥,栖息于沙滩或沙洲上的一种水鸟,羽毛洁白,象征纯洁,作者以此自比,突出自己洁身自好的形象。 |
D.“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对人生孤独命运的烛照,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使诗人即景自况,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到了自己生命特征的对等物——茫茫宇宙中一只飘零无依的沙鸥。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利 州①
汪元量②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①利州:今四川广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该诗首联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五十年前好四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
(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
(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共11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马 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