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版铸印凡六:日敕字、日大料例、日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日青面,以蓝;日红团,以朱。”这可用来证明宋代( )
A.放宽了对商业的控制 | B.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
C.采用彩色套印技术 | D.重视商业税收 |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
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效法。这说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
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
B.《贼情汇纂》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