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 )
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 |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
据统计,1912~1913年间,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有( )
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②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 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
④ “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 B.石油化工业的产生 |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