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下列有关教育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在2011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这要求我们
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 | 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C.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 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
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C.传统文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 |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始终不变 |
2011年6月10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安徽经贸旅游推介会在意大利罗马隆重举行。大会集中签约33个项目,总投资18.1亿美元。这体现了
A.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B.文化发展已经济发展为基础 |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2011年11月2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德班开幕,中国为使世界气候大会取得成果,表现出极大诚意,做了大量工作。这表明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
B.中国为联合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C.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己经形成 |
2011年11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法国,出席在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促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话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
B.和平![]() |
C.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
D.各国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