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月15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①城市位于③城市的( )
A.东北面 | B.西北面 | C.西南面 | D.东南面 |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问题。图中所示的地形景观多分布在
A.花岗岩分布区 | B.石灰岩分布区 |
C.玄武岩分布区 | D.片麻岩分布区 |
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A.青藏高原 | B.内蒙古高原 |
C.云贵高原 | D.黄土高原 |
形成该洞穴中钟乳石、石笋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
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完成问题。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A.背斜成岭 | B.向斜成谷 | C.向斜成岭 | D.背斜成谷 |
关于甲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 |
B.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 |
C.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 |
D.甲山脉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而成 |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完成问题。
雨花石 |
昆石 |
太湖石 |
![]() |
![]() |
![]() |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 |
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
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 | B.雨花石→砾岩 | C.雨花石→昆石 | D.砾岩→昆石 |
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曲线①)与日出时间(曲线②)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2月22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3.5º | B.46.5º | C.66.5º | D.90º |
下列四地中,与该地距离最近的是
A.开罗 | B.圣地亚哥 | C.莫斯科 | D.悉尼 |
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86.5º的时段内,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存在的是
A.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 B.我国长江流域树叶飘零 |
C.巴西高原热带草原大片枯萎 | D.南极外围浮冰界范围最小 |
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完成问题。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 B.风力侵蚀作用 |
C.流水沉积作用 | D.冰川侵蚀作用 |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