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a)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b)。
材料四:2010年10月6日,第六届喀布尔国际农业展销会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北郊开幕,200多家阿富汗和外国公司参加此次展会。来自阿富汗全国各地的厂商在会场上展出水果、小麦、毛毯、宝石等阿富汗特色商品。
⑴ 简述图a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⑵ 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⑶ 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⑷ 阿富汗发展水果、小麦种植的优势气候资源条件有哪些?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甲国(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人口576万,其西部邻近国家油气资源丰富。境内河湖广布,Y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东岸积雪时间长。
(1)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
(2)分析Y湖东岸积雪时间长的原因。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1)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图2)
(1)根据材料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2)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图示意某地气温的年较差分布(单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增大 |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
C.由西向东增大 |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
图示范围内,甲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大,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C.地形地势 | D.植被状况 |
图示意四地气候资料,其中①②③④四地与上图所示乙地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1)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 。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东部主要是 ,西部主要是 。(4分)
(3)近年来,材料一B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
(5)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