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题:【旅游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⑴ 简要分析甲省旅游资源相对于乙省的比较优势。
⑵ 分析乙省旅游业比甲省收入高的主要原因
⑶ 分析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B题:【自然灾害】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结合历史上(1951-1994年)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的冬季冷冻灾害频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冬季鄱阳湖地区冻害发生频次约为________;图中A.B及周边地区夏季常出现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试分析其成因。
⑵ 图中B.C两地比较,冬季冻害严重的是________,试从地形、气候、作物等角度分析此地冻害严重的原因。
C题:【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 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⑵ 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势是
(2)从空中俯瞰ABC三地的地表植被差异明显,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产生原因是
(3)C所在省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为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至少答出2点)

(4)青藏铁路现已通车,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5)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该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至少答出2点)有

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11分)

(1)若城市T1计划发展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且单位面积的产值乳肉家禽>水果园艺>粮食和经济作物。图中A、B、C三地较合理的安排是A地发展________;B地发展_________;C地发展_________;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T1发展到T2过程中,由于城市________逐渐扩大和城市__________不断增多等原因,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__________的影响。
(3)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地区,则发展种植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D地要种植原产于南方的各种蔬菜,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生产技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甲乙沿线气温变化特点。
(2)例举甲处地形的地理意义。
(3)简述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说出该区域主要农业类型及开发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
(2)评价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七月和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1)图中汾河谷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简析促进石家庄城市发展的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
(3)结合材料分析石家庄和太原的气温、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