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A.丙、乙、甲、丁 | 
| B.乙、丙、甲、丁 | 
| C.甲、乙、丙、丁 | 
| D.丁、丙、乙、甲 | 
下列对物理量的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 A. |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g  | 
  
| B.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是36.8℃  | 
  
| C.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165mm  | 
  
| D.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3.8min  | 
  
如图所示是小勇连接的实验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 1、L 2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来排查故障。当导线连接L 1两端时两灯仍不发光,连接L 2两端时L 1发光、L 2不发光。由此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

| A. | 
     L 1断路  | 
   B. | 
     L 2断路  | 
   C. | 
     L 1短路  | 
   D. | 
     L 2短路  | 
  
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 
  
| B. | 
     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 C. | 
     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 
  
| D. |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 A.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 C.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