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6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a、b、c为该α粒子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的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点的电场强度的关系为Eb<Ea=Ec |
B.三点的电势的高低的关系为φb<φa=φc |
C.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D.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a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为电源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C为一个电阻R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将这个电阻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那么()
A.R接到b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 |
B.R接到b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
C.R接到a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效率较低 |
D.R接到a电源上时电阻的发热功率较大,电源效率也较高 |
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路端电压变小 |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
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
如图所示电路,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大小。电阻R=320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5 mA,电压表的示数是4.5 V。如果用这个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电流表的示数是13 mA,电压表的示数是5.2 V,则电阻
的大小是()
A.![]() |
B.400Ω<![]() |
C.![]()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A、B为电源的正、负极,a、b是电源内部非常靠近电源正、负极的两点,电源内阻r =2Ω,R =10Ω,当开关闭合,
断开时,通过R的电流为2A,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为24V |
B.当开关![]() ![]() ![]() ![]() |
C.当开关![]() ![]() ![]() ![]() |
D.当开关![]() ![]() ![]() ![]()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和
随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的实验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a是电压表![]() |
B.图象b的延长线一定过坐标原点O |
C.图象a、b的交点的横、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阻![]() |
D.图象a、b的交点的横、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源的瞬时输出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