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地面辐射的箭头是

A.a B.b C.c D.d

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a B.b C.c D.d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当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

A.大气辐射达到最强或最弱的时候 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
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D.地面辐射呈现最高值和最低值

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段是

A.20时至明天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引起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
①该地地势高峻,冷空气容易下沉堆积
②有一股冷空气流入本地
③该地有锋面活动,暖空气爬到冷空气之上
④空气流动很差,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的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日照效果、自然通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是不同经纬度的两座山,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建筑物的高度、间距、位置直接影响日照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B.背阳坡上,坡度越小,建筑物间距越大
C.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D.新建20层相同高度的两栋新楼,我国北方城市建筑物的间距比南方城市小

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对长江中下游各省区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③>T②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