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
C.在外壳中找到15N |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
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
C.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
A.0处 | B.1处 | C.2处 | D.4处 |
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 |
B.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 |
C.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 |
D.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有乙、丙、丁 |
如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雄性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
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④③②⑥① |
C.图②细胞中染色体上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