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关于动植物生理活动调节方面的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实验数
IAA分布%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黄化燕麦芽鞘
3
49.5
50.5
50
分光荧光法
3
51
49
48
免疫法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5
50.5
49.5
50
电子俘获检测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
5l
49
45
电子俘获检测法

 
(1)材料l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材料3: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4)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5)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6)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有哪些?
(1)探究问题: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哪些因素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出假设:光能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你所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
①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放在两个同样的容器中培养。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即除了这一个生态因素不同外,其他生态因素都相同。
②连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该生态系统的情况。
(5)结果和讨论:
①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生态因素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也都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如果该生态缸中没有消费者或分解者,该小型生态系统能保持稳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
(4)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如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A~F是细胞发生变异后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F中显示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________,其中能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2)B、C显示的变异方式分别叫________。
(3)A显示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4)甲产生E的过程可通过________来实现。

如图表示某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⑧表示相关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④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细胞中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之比是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图中细胞⑧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减数分裂得到的生殖细胞如图所示,则发生异常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____(填“②”“⑤”或“⑥”)。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
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