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闭幕,给世界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②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③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
④昼变长,夜变短 ⑤昼先变长后变短 ⑥昼先变短后变长
| A.①④ | B.②⑤ | C.③⑥ | D.②④ |
市民张先生乘坐的公交车在卢浦大桥上,正好能看到初升的太阳照耀在世博中心馆狭长的外墙上,特别光亮,对照地图判断该现象出现的时间,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一年中任何时候,日出正东方 |
| B.靠近秋分日前后,日出正东方 |
| C.靠近夏至日前后,日出东北方 |
| D.靠近冬至日前后,日出东南方 |
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角度分析,世博园所在地区将来适宜建设成
| A.交通枢纽和公园绿地 | B.港口运输和出口加工 |
| C.商务会展和文化休闲 | D.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 |
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工业消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灰水足迹(发展工业而污染的水资源量)。 据此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国家与工业产生的水足迹的描述,符合图示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灰水足迹比重很小 |
| B.水足迹和工业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
| C.水足迹与人口数量呈正相关 |
| D.日本灰水足迹比重大于印度 |
各国为降低工业产生的灰水足迹比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②增加河水和地下水的开采,加大蓝水足迹比重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 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以下问题。
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①鄂②湘③冀 ④晋⑤陕
| A.②⑤ | B.②③ | C.⑤④ | D.①② |
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生产大幅增加②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③生态建设成效显著④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三个区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区先变大后变小 |
| B.Ⅱ区先变大后变小 |
| C.Ⅲ区2000年至2005年变化最大 |
| D.2005年Ⅱ区市场份额最大 |
导致Ⅰ区2000年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技术产业的引入 |
| 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
| C.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
| D.产品产量不断下降 |
下图为“全球稻—鱼系统分布图”。稻-鱼系统是通过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同时产出稻谷和水产品的重要农业方式。完成以下问题。
该农业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物供给 |
| B.生态农业,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
| C.立体农业,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 |
| D.基塘农业,有效防止洪涝灾害 |
关于图中四地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甲地水稻收割之际,乙海域洋流流向自西向东 |
| B.丙地发展稻-鱼系统有可能加剧当地用水紧张 |
| C.南美洲较少发展稻鱼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崎岖 |
| D.戊地发展稻-鱼系统的优势条件是市场广阔 |
下图为某区域水系图,右图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
| A.1月 | B.7月 | C.8月 | D.11月 |
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 B.7月—— 从西南流向东北 |
| C.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 D.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