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读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 学生听课做作业 ②教师给学生讲课 ③经济政治体制
改革
④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 ⑤第五次人口普查 ⑥蜘蛛织网,蜜蜂采蜜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B.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同的 |
| C.神鬼是人对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 D.神鬼观念是人凭空想像出来的 |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15—16题。 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不切实际的幻想 |
|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
|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
|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
|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
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一()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
|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
|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
|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
|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