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上接云南、贵州,纵贯广东、广西,被称为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建设西江经济带,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中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又称为红水河。该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00米3/秒。图中给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的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答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建设西江经济带的同时要重点开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工程,简要分析造林绿化对珠江中下游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共2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部分粮食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2001年)


单位
小麦
玉米
大豆
中国市场价格
元/吨(人民币)
1160
1131
2198
国际市场价格
元/吨(人民币)
1126
739
1501
中国进口数量

739 898
39 391
13 939 933

表二中、美、法、日四国农业资料(1998年)


人口总数
(百万)
农业人口数
(百万)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量
(千克/人、年)
谷物单产量
(千克/公顷)
中国
1 215
910
501.O
4 952
美国
274
6.4
54687
5 682
法国
58.7
2.2
30 775
7 355
日本
126
5.7
2 105
5 849

(1)在图中,把字母A填在美国春小麦产区,把字母B填在美国玉米产区(共2分)。
(2)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是在我国三大平原中的  _______平原。
(3)以下小麦产区中,属于春小麦生产的是( )

A.加拿大中南部小麦 B.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
C.阿根廷拉普拉塔平原小麦区 D.俄罗斯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小麦区

(4)日本与美国相比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不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三类粮食(小麦、玉米、大豆)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原因是(至少答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粮食库存已达到2 500亿千克,出现农民卖粮难的情况,但加入WT0后,国外特别是美国粮食会大量登陆我国,如何妥善处理我国粮食生产问题?(至少答三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与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两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中印某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图”,说出A、B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条件。
(2)自1978年起到21世纪初,中印两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达到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85倍;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140倍。中国的粮棉产量居世界首位。
印度自60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1994年印度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占GDP的比重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今天的印度已经从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印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B 两城市的名称:A,B
(2)A 所在的地形区为,A 西部沿海平原种植水稻,试描述水稻种植区内的降水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3)A 城市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享誉世界的印度“硅谷”、 “ 科学之都”、 “ 印度信息技术的麦加”。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该城市以工业著名,试分析影响其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4)B 城市是所在国最大海港,又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影响其布局最主要的区位优
势是接近原料产地。试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棉花生产的有利区位。
(5)以 B 城市为起点的纵向铁路向北延伸,试说明该铁路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每年温暖季节,特别是 5 月中旬到 6 月初,黄河河套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新疆交界地区,会形成一个高温干燥的大陆热低压,又干又热的气流围绕着这个低气压旋转起来,形成了干热风,当它离开源地东移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干热。干热风盛行时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的乳熟期,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当地农民伤心地称之为“杀麦刀”。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小麦什么时候种植?是什么类型的小麦?
(2)分析河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中所述地区干热风的大陆热低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4)针对干热风的危害,北方人民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防御和减少灾害的有效措施.试分析是哪些措施。
(5)干热风东移沿途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主要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与 ____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干湿地区)。
(3)从地形上看,种植业区内的地形主要以 ____为主。,
(4)我国种植业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
(5)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相比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