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摘自《中华遗产》2010年第12期从天文角度来说,夏季是
| A.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
| B.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 |
| C.一年内黑夜最短、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
| D.一年内气温最高、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
下列产业活动中,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渔业 | B.种植业 | C.纺织业 | D.手工业 |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依据
| A.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 | B.气温 |
|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 D.物候现象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
| A.气候为基础的 | B.水分为基础的 | C.光照为基础的 | D.热量为基础的 |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 B.地形 | C.气候 | D.生物 |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上、中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
| C.河流上、中游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
| D.河流上、中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
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
| B.地理环境各要素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 |
|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
| D.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特征完全一致 |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发生了3次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多转向靠近大煤矿区 |
| B.鲁尔区钢铁工业——中国的鞍钢——宝钢的区位选择大致反映这一变化 |
| C.在早期的煤炭炼钢时代,钢铁企业多靠近大铁矿区 |
| D.二战后,钢铁企业多集中在内陆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