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摘自《中华遗产》2010年第12期从天文角度来说,夏季是
A.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
B.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辐射最强的季节 |
C.一年内黑夜最短、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
D.一年内气温最高、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
下列产业活动中,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渔业 | B.种植业 | C.纺织业 | D.手工业 |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依据
A.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 | B.气温 |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 D.物候现象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为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
B.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
C.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
D.①北半球寒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暖流 |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盛行风 | B.地球自转偏向力 |
C.海水密度的差异 | D.陆地的形状 |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 B.地下水 |
C.湖泊水 | D.冰雪融水 |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 B.陆上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三者都不是 |
以下天气现象是由气旋引起的是()
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 |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气 |
C.北方冬半年爆发的寒潮 | D.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天气 |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①图 | B.②图 |
C.①图、②图都是暖锋 | D.①图、②图都不是暖锋 |
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 D.天气转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