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7所示的图形,图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只弹簧秤或用一只弹簧秤时,都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O点,实验中要比较的是图中 ▲ 和 ▲ 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力 ▲ 是实验直接测得的合力。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换法
(2)本实验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若小车质量为200g,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组比较合理。
A.1000g~2000g B.200g~400g C.10g~20g
(3)关于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直流220v
C.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D.平衡摩擦力时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由该纸带的测量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1)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
在②中是
(2)图乙所示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一种供实验使用的小型电池电动势在9V左右,内阻约为40Ω,电池允许最大输出电流为50 mA,为了准确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测量(图中电压表内阻很大,可不考虑它对测量的影响),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保护电阻。
(1) 实验室里备用的保护电阻有以下几种规格,实验时R0应选用______较好。
A. 10Ω,5WB.150Ω,0.5W
C.800Ω,2.5W D.1.2 kΩ,1W
(2)在实物图甲中,已正确地连接了部分电路,请设计并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3)实验中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图线,则根据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V,内阻r为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实验中当电阻箱调到丙图所示位置后,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9.0V,变阻箱此时电阻为Ω,电路中流过电阻箱的电流为mA。
(5)用该电路测电动势与内阻,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关系E测E真,r测________r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下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的直径,则此金属丝的直径是mm。下图是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则物体长度为cm。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