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S表示太阳,a表示卫星,b表示行星。分析回答1—2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此图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 B.图中b一定是地球 |
C.此时一定会产生日食现象 | D.图中S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
若b是地球,则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
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人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发电
③其能量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之密切相关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搞好人口普查,是了解国情、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图是吉林省某市前几次人口调查资料,读图,回答1~2题。结合图中数据,对该市1964~1982年间的人口增长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原始型 |
B.属于传统型 |
C.属于现代型 |
D.与同时期的欧洲是一种模式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大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0~14岁人口不断减少 |
D.1990年该市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29-30题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
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暖 | B.地壳抬升 | C.降水增多 | D.人类开垦 |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回答27—28题。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该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①、②、③分别与黑龙江、山西、新疆其中之一对应。读图回答25—26题①省(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木材超采严重 |
C.土地荒漠化 | D.草场退化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对③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B.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
C.减轻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
D.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 |
该图为华北平原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21~22题。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
A.沿海浅,内地深 |
B.有河浅,无河深 |
C.农村浅,城市深 |
D.南部浅,北部深 |
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A.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 |
B.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C.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 |
D.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