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水利”就是圣贤之士得民心安民心的重大政绩工程。回答下列各题。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这说明
①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②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
③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④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决定政治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把焦点放在三农问题上。国家决定将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这体现了国家切实履行
①经济调节职能 ②市场监管职能 ③社会管理职能 ④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D0向D1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
B.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
C.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价格升高了 |
D.当P0向P1变动时,可能是人们的收入减少了 |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的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没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③否认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雨、雪、雾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形成的条件各有特色,具体如下:
雨 |
云遇到冷,形成小水珠并渐增大为大水珠,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
雪 |
冬天水蒸气被急剧冷却而降温,直接凝华为六角形的小冰晶——雪花。 |
雾 |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
上述材料体现了
A.事物在有序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
B.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下图“放生”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
C.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
D.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