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下面两个小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的缓坡上,堆放5—10厘米厚的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细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长箱体,在一端的入口处附近堆放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土,用电吹风向另一端吹风
|
观察到的现象 |
模拟的自然现象 |
实验一 |
坡面上出现的现象: |
|
实验二 |
停止吹风后沙粒沉积有何规律: |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带的分布可分析出 A、B、C、D 各自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属_________________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5-2-5
(1)分别写出字母对应的高山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2)高山垂直自然带中最下面的一个叫_________________。
(3)高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____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的。
(4)高山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与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相类似。
(5)在干旱地区,由于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也不同。
(6)山地迎风坡一定高度易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带,B带,C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