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1-23图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
|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
|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
|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
|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
|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
|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
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 B.政治经济 | C.交通运输 | D.地形和河流 |
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A.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
| B.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
| C.加快西藏油气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
| D.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减轻东部地区铁路负担 |
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
| A.公路受地形和气候的限制小 | B.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 |
| C.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 | D.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 |
根据下列区域图回答各题。
2002年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污染 | B.海平面上升 |
| C.资源短缺 | D.地壳下沉 |
风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图瓦卢的盛行风带是()
| A.东南风 | B.信风带 |
| C.西风带 | D.西南风 |
读下图:我国东部350N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回答各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 A.①<③ | B.①<② |
| C.①>②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是因为甲坡的( )
| A.日照较少,辐射收入少 |
| B.蒸发较大,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
C.气温较 高,且日变化大 |
| D.降水较多,水土保持较好 |
若乙坡植物受破坏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 C.开荒种小麦 | D.营造混交林 |
茶树广泛分布的地区陆地自然带类型主要是( )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