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1-23图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虚线是某岛屿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冬季
C.秋季 D.夏季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③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④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问题。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平均海拔400米,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1)分析四川盆地自然资源组合方面的主要优势。
(2)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因素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内力作用

甲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甲地区主要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