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市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
注:恩格尔系数高于60%是绝对贫困;60%-50%是温饱;50%-40%是小康;40%-20%是富裕。
(1)说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生产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来源:根据张新照《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2010年版整理)
表一 2009年重庆市农村耕地流转情况
全市 |
一小时经济圈 |
渝东北 |
渝东南 |
|
流转数量(万亩) |
518.1 |
274.7 |
181.8 |
61.7 |
占农村承包地总面积百分比(%) |
35 |
53.1 |
35.1 |
18.5 |
注:2009年重庆市土地流转率居全国第四位
表二 2009年全市农村耕地主要流转形式流转情况表
形式 |
转包 |
出租 |
转让 |
互换 |
入股 |
面积(万亩) |
208.8 |
148.71 |
90.42 |
55.85 |
14.37 |
占比(%) |
40.3 |
28.7 |
17.45 |
10.78 |
2.77 |
注:入股是按照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进行土地流转,是土地流转中更容易获得最大效益的形式。
(1)根据表一、表二概述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材料: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我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有序流转? ( 12 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市政府怎样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45.3%和28.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已影响到两国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有较高比例。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日本产品质量好”,“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分别处于两国民众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1)对中日关系,有人认为将“继续恶化”并不可收拾,有人认为不可能破裂,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你支持哪种看法,请予以论证。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怎样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为缓和中日关系做出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在积聚和叠加,有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一些部门和行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材料二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倡树“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某市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度,推动形成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
(1)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的必要性。
(2)任何改革都会引起争议。针对材料二中的做法,有人击节叫好,认为可以集中整治庸散懒拖的不良作风;有人认为是作秀,“原本就是政府部门职责所在、分内之事,没有必要新设一个机构督促。”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2003年农民收入 |
2012年农民收入 |
|
农民总收入 |
2622元 |
7917元 |
经营性收入及比重 |
1541元 59% |
3642元 46% |
工资性收入及比重 |
918元 35% |
3404元 43% |
财产性收入及比重 |
66元2.5% |
238元 3% |
转移性收入及比重 |
97元 3.5% |
633元 8% |
(1)请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上表,简述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结合《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及其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完成下表。
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主张 |
对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借鉴之处 |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某班学生围绕“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见下表)。
时间 |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
作用和意义 |
1982年党的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1992年党的十四大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
2002年党的十六大 |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
2012年党的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道理的?
材料二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人们期待着国有资本收益能够真正用于解决惠及百姓的重大问题,尽早实现“用之于民”。
可是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健全、“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等痼疾,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是指正在推进中的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